當前位置:石家莊鴻景不銹鋼雕塑廠 >> 雕塑知識 >> 瀏覽文章

潘海賓:在石頭上雕刻夢想

  18歲就成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雕塑專業(yè)委員會會員,21歲被浙江省鄉(xiāng)鎮(zhèn)企業(yè)局評為“中級工藝美術師”……被稱為石雕界中堅力量的潘海賓雖然年輕,但從事石雕事業(yè)已有20多年,他尊崇原石之美,因材施藝、依色取巧,喚出石頭的生命和靈魂。
  嶄露頭角
  潘海賓出生在一個石雕世家,父親潘錫存是中國石雕藝術大師、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,當年在北白象石雕廠工作,從小就泡在石雕工作室的潘海賓對石雕有著不一樣的情愫。當同齡人都在玩泥巴,潘海賓卻在玩石頭,他經(jīng)常拿著石頭,敲打出一個個形象的小動物,得到大人的諸多贊譽。
  初中畢業(yè)時,潘海賓就進入了北白象石雕廠,師從父親學習刻雕,海賓不但學習勤奮,其藝術天賦嶄露頭角。1990年初,一臺灣客商來潘家買潘錫存的作品,看到桌面上擺著《貓和螳螂》很是喜歡,一問才知是15歲的潘海賓的處女作,此客商居然花了800元買下了此件作品。在當時,一般工人一個月的工資也不過三四百塊。初試牛刀,竟有大收獲,這讓潘海賓信心百倍,練刀工,磨原石雖然辛苦,也絲毫沒有影響到其學習的熱情。
  由于當時工藝技術比較落后,石頭的切割都用手工,每次切割石頭時,先用手工鉆在石頭打一個洞,當時沒有電鉆,只能用手拉,手工鉆的慣性很大,繩子經(jīng)常彈到臉上,很痛,但是,潘海賓樂此不疲。
  學習技藝的同時,潘海賓經(jīng)常會給父親帶來驚喜,18歲時,潘海賓一天就能制作完成一把茶壺,“當時,那個茶壺是臺灣客商訂購的,采用的是巴林石,現(xiàn)在看來工藝不是特別成熟,但是,那時候每個手工藝人都是很純粹地做活,不受外界誘惑,心無旁鶩地做事。”潘海賓說,正是當年沉浸到石頭雕刻中,扎實的基本功使其現(xiàn)在雕刻方面游刃有余。
  博采眾長
  18歲那年,成為了潘海賓人生的轉折點,他被招錄到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專業(yè)雕塑班,師從張锠、王小慧、許正龍等教授,學習泥塑、木雕、圓雕、浮雕等,主修人物雕刻。
  “在家學習的都是傳統(tǒng)工藝技法,北京是藝術大殿堂,要學習的東西實在太多了。”做泥塑、看展覽,潘海賓每天將時間排得滿滿的,這兩年不但讓其大開眼界,也使其藝術創(chuàng)作方面有了一個質的提升。其雕刻的石雕作品多次在參賽中獲獎,木雕作品《小辮子》獲1996年首屆浙江省工藝美術作品展銅獎,石雕作品《驅邪納!帆@1999中國工藝美術創(chuàng)作“世紀杯”銀獎。他因此成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雕塑專業(yè)委員會最年輕的會員。
  學習畢業(yè)后,他留在了北京一家雕塑公司工作,當年人造景觀很是流行,潘海賓接了很多活,北京電視臺的雕塑作品《花》,釣魚臺國賓館的大型紫砂壁畫作品《釣魚臺史記圖》都是主要制作人。
  一次偶然的機會,潘海賓參加了樂清影視歌曲大賽,并獲得了金獎,1998年,他又去中央民族大學演唱大專班就讀。“年輕要多嘗試,音樂是年輕時期的向往,石雕是我終身的藝術追求。”潘海賓說,藝術是相通的,在以后雕刻中,將音樂語言融入到創(chuàng)作中,使其對石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
  因材施藝
  如今,回歸到石雕的潘海賓潛心創(chuàng)作,其創(chuàng)作的作品在繼承傳統(tǒng)的基礎上,能與現(xiàn)代審美觀相結合,善于融情于景,匠心獨運,將心中的情思融于刀鋒,將人生的感悟刻畫在石頭中。在享受創(chuàng)作喜悅的同時,他獲得了浙江省玉石雕刻師、麗水市工藝美術大師、溫州市非物質文化“樂清石雕”傳承人等稱號。其作品在國內(nèi)的展覽中多次獲獎。
  2012年5月石雕作品《友愛》獲浙江省文化廳舉辦的”非遺薪傳”浙江石雕精品展“銀獎”,《聽荷》獲中國海峽工藝品博覽會優(yōu)秀作品評比“銀獎”,《四美圖》獲2012中國(杭州)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,《盛夏的果實》獲2013中國(杭州)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。
  潘海賓的石雕選料獨到,石色豐富,作品構思巧妙,精雕細鏤,寫實而尚意,天工和人工的巧妙結合,使他的作品日臻完善。作品《出水芙蓉》這個料兩邊都是粗料,只有中間部分晶瑩剔透,拿到這塊石頭后,潘海賓一直在構思著,如何更好地雕琢這塊石頭,最初,他構思做一個石破天驚的題材,又感覺不與中間部分玉質相符,他天天拿著這塊石頭,那晶瑩剔透的石質不就是一個出水芙蓉的少女嗎?少女身上裹著一層薄薄的輕紗,石頭突出的部分,雕刻成一個花蕾、一張小荷葉、一滴小水珠,作品完成后,得到了原本對他很挑剔的父親多次贊美,《出水芙蓉》獲第四屆“良諸杯”玉石雕刻精品展“金獎”。
  “雕刻過程中,得與石頭不斷‘對話’,聽從石頭的變化,并做出隨機應變的處理。”潘海賓通過巧思和巧雕讓石頭有了靈魂。每一件作品創(chuàng)作都融入潘海賓的許多想法,有時候,他也會將自己的想法與父親潘錫存進行探討,學院派與傳統(tǒng)派產(chǎn)生了碰撞,因而創(chuàng)作出一件件與眾不同的作品!妒⑾牡墓麑崱肥桥撕Ye近年的一件佳作。“這塊龍蛋石頭有三色組成,尤其是其中黃色(黃金耀),最為罕見。反復思考后,利用其天然的外型(一顆飽滿的種子)黑色部分處理成一張大荷葉,綠色精華部分刻畫一名少女在荷葉邊享受著豐收的喜悅,黃色雕刻成黃黃的稻谷,成為點睛,每一面都盡其用,借助巧思巧雕,夏天收獲之喜悅而上,最后定名《盛夏的果實》,7月10日,在浙江省民間文藝家協(xié)會和中國美術學院主辦的浙江雙年展上,省委宣傳部唐中祥部長對該作品贊賞有加。
更新時間:2015-7-18 8:24:28